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 
 
文章正文
破执除障,幸福人生——田一可先生《困局突围》课听后感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0-05-15 09:49:10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田一可先生的《困局突围》课程讲到“分别”之心时,我立刻就想到了庄子。田先生虽然强调使用老子的辩证法,但从整个课程的取向来说,则更像庄子。老子着眼于社会治理,而庄子致力于心灵救赎。老子强调小国寡民,切断信息交换,庄子则主张心斋坐忘,独与天地精神往来。从田先生的切入点来看,他走的应该是庄子的人设。

为什么人总会感觉痛苦?庄子的思考是我们太在乎外在的分别了,如大小,高低,轻重,乃至于得失、荣辱和、生死,对于这些分别的辩识束缚了我们的情志,困住了我们的精神。因此,庄子主张齐物论,泯灭外在分别,宠辱偕忘,生死齐一,还心灵以真正的自由。

田先生虽然不怎么提及庄子,但他应该与庄子有着同样的价值诉求。首先,解决人生的痛苦,是庄子思想的出发点,当然也是田先生课程的初衷。其次,把人的分别心作为人生的执与障,则是庄子的突破口,同样也是田先生的标靶。再次,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,像扫除垃圾一样清理“分别心”这种执念,不挑剔,不抱怨,庄子是之,田先生亦然。

别人毁你辱你时,你若暴怒,别人赞你誉你时,你若狂喜,则都是被外在分别所掌控,落入了第二峰头。正如田先生所说,我们不妨转念一想,转念想来,诋毁赞誉都是别人作为,与你何干?你因而暴怒,因而狂喜,岂不多余?庄子讲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不加沮,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”,真可谓之至论。这一至论在田先生的课程里闪着光,有心者必然得见。

以前的我,也曾执意于外在的分别,多有挑剔之心,多有不平之感,因而乱于情,困于心,精神纠结而不舒展,灵魂束缚而不自由。为此,我以《庄子》为医,翻阅多年;近又以田先生良言为药,屡听不厌。且两相印证,参悟更多。这也极大改变了我的气质与行为。

我们活着要追求幸福,分别心就是幸福的执与障,只有不分别,才能不挑剔,不抱怨,才能破执除障,纵浪于大化之中,自得天机。若想达到这一境界,可以去读《庄子》,或可以去听田一可《困局突围》课,都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,我们以之破执除障就是了,其实,庄子也好,田一可也罢,两者又岂有分别哉!

 

作者:刘成群,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教授,副院长。

1978年生,河北高阳人,分别从山西大学新闻系、复旦大学中文系、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得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教授,副院长,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预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。

 
 
脚注信息

专职助理:邓记坪        电话:13811055110